剧评

《雷曼兄弟三部曲》:商业沉浮即是世界历史
观看这样一部剧,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是盛宴,是享受。而关于雷曼公司本身,即使它已经宣告破产,但它的故事,也许正如第三幕标题“不朽”一般,刻在人类近百年的历史中,刻在它带来的商业理念中,刻在人类永恒的欲望中,将在这样一个起伏循环中永远重复下去,存在于永恒。
#雷曼兄弟三部曲 #观剧repo #高清放映
关于电影《Christopher and His Kind》的零碎想法
可能这就是我被刺痛的地方吧。我软弱啊!软弱啊!可是我能怎么办呢?对于我的国家我能怎么办呢?对于我所生活的整个环境我能怎么办呢?

Arthur Pita舞剧《变形记》:未必让卡夫卡高兴的有趣改编
Author Pita的舞剧改编相比原作,似乎是聚焦在了一个更具体的群体身上,也更加着重男主本人的心理渊源而弱化了社会结构对人的吞噬。但无论是原作还是舞剧,都现实得让人难过。有空的话,两部都值得欣赏。

《东宫西宫》,字母圈的隐秘心事
王小波或者这部电影写的,本来就是同性恋中一个更加小、更加隐秘的群体。在同性恋都没法正常发声的时代,大约是步子迈大了。因这一点指责它是因为时代限制,而不是这部电影本身。本来,如果同性恋电影能有更多,那么这部电影会以其胆大而被放回应有的位置。

让我们来谈谈爱——关于《马修·伯恩版天鹅湖》
在广州William末场散场时我路过了一对父女,女儿还很小,问父亲为什么群鹅最后要杀死头鹅。父亲说:
“因为他爱上了一个异类。”
“什么是异类?”
“他爱上了一个人类。”

撞上冰山之前——音乐剧《泰坦尼克号》评论
《泰坦尼克号(Titanic)》剧评
“无风,无月”,水面如镜,正像1912年的世界,美好平静得让人几乎忘记了对速度的感受。直到冰山突然出现在眼前,近得人措手不及,将所有裂痕都翻上表面。


从深渊中站起——Mozart! 17.01.15午场(Thomas Hohler)Repo
德扎这部剧创造了一个深渊,创造了人的天职和欲望不可调和的困境,但是在这场战争中,最终,是人凭自己的意志接纳了天职,人凭自己的意志实现了天职,人甚至用自己的痛苦去主动喂养天职。不是阿玛迪赢了,而是人实实在在地凭自己从深渊中站起,被历史仰望。
对Oedo Kuipers所饰莫扎特的一些看法
他的莫扎特对什么都爱得不深,对什么都恨得不深,也谈不上对他人、对自己有什么理解;他最强烈的情感是对Amadeus——即自身才华与使命的恐惧,这样的恐惧又只是没头没尾地在两幕场景中体现。他的莫扎特到最后都还在逃避自身的使命,到最后向观众发问时,需要逃离的“阴影”还只是天赋和使命而已。

谁来安慰彷徨的灵魂——汉诺赫·列文《安魂曲》
以色列话剧《安魂曲》剧评
也许只有被面对死亡产生的无奈充满,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某种不可言说的东西又张嘴试图去说些什么——就像我这篇反复纠结才写出的观后感——才勉强算是回应了这个命题,也拙劣地给作者那么一点回应了吧。

生活一地鸡毛,而美永不落幕——评电影《红菱艳》
电影《红菱艳》评论
小姑娘还是太傻,她本可以看明白两个男人虽然都有私心,但莱蒙托夫的私心至少为她考虑,而朱利安的私心却只为自己。
无论生活如何一地鸡毛,那16分钟剧中剧所展现出来的美,将永远光芒耀目,摄人心魂。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谈谈对《神秘博士》811火山一幕的理解
第八季这种双向单箭头、乃至三向单箭头的情感描绘,其复杂精细程度都远超新版之前的同伴关系,也构成了这一对的魅力所在,无论从通常意义上而言是否可以算“成功”(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成功的),我都要向魔法特及所有编剧的大胆尝试致敬。

永恒共有多少秒?——谈谈DWS9E11Heaven Sent
这集因此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喻——站起来,永远不要放弃,坚持不懈地与虚无战斗,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死亡、走向永恒,如同博士,如同约翰·克里斯多夫,如同所有不愿意困在自身有限生命之中而试图超越的人。

《大圣归来》,盼你归来
大圣的成功建立在国产动画一团糟的基础上,建立在我国好多年都没出现一部正常的动画作品的基础上,甚至一定程度建立在运气的基础上。“自来水”们这样积极地支持票房制造话题,正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摆脱这个尴尬的背景,能够允许我们用更挑剔的眼光全方面地考验一个作品,包括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宣传的能力;也是为了我国的动画能有朝一日建立起完整的产业,让好的作品脱颖而出差的作品顺水东流。在这个意义上,大圣归来只是个开始。
重新认识自己的Doctor,和重新认识Doctor的Clara——《神秘博士(Doctor Who)》第八季评论
DW剧组已经开始一个大胆的尝试。很多人不喜欢不适应,很正常。但是骂之前,请先理解自己在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