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线上,观众席下

“你当初是为什么开始跳舞?”

在当下这个“初心”已经在大街小巷四处叫卖的时候,《歌舞线上》将这个词以本来的面貌向观众抛来。17个候选人,身材各异,面容各异,舞蹈水平也参差不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对上面的问题都有自己的答案。

稍微接触过这行业的人,演员也好,幕后从业者也好,哪怕仅仅是关注过一两个未曾当过主角的演员,都会知道这行业有多么辛苦:一轮一轮的面试,一次一次的被拒,漂泊不定的生活,长期的失业或者不得不转行。而当你终于好像在舞台上站稳了脚跟,好像能进一步向上冒出头,青春的流逝、伤病的困扰、嗓子的褪色,又将你好不容易挣来的东西慢慢剥夺。能出名的幸运儿都是少数,有不少甚至名不副实;而这些年,我目睹得更多的都是像剧中大多数演员那样永远充当绿叶,或者像Cassie那样,明明演过主角,明明有能力出演主角,却慢慢地隐没在群演中或者退居幕后(这个列表我能举出一长串)。

剧中不止一处直接提到演艺界的残酷现实:焦虑自己的岁数,焦虑自己的歌喉,焦虑自己的外貌,焦虑自己的体型,焦虑自己的旧伤,焦虑自己无法像其他学生一样去“感受”冰激凌的融化,焦虑一切自身无法改变无力改变的事情。对观众来说这种焦虑是如此熟悉,不管在哪行哪业都如影随形: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会焦虑自己天赋不够,焦虑自己人际关系失败,焦虑自己竞争不过别人,焦虑自己达不到雇佣方的要求——尽管绝大多数我们都不知道这些要求到底是什么。“你不够成功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这一自由主义信条面对现实被撞得粉碎:剧中每一个人都如此努力,每一个人都如此优秀,但是没一个人成为“明星”——即便被选中,不过也是拿着最基础的工资,比着整齐划一的动作,笑着一模一样的笑容,半年一年之后面对再一次的推倒重来。然后,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他们知道吗?当然。那么,为什么要跳舞?为什么要走上舞台?

剧中,当导演最开始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时候,大家其实都觉得很拘谨不知从何说起:“我自己”是个多大的命题!然而当导演进一步补充“你什么时候、为什么开始跳舞”时,大家却逐渐讲出了自己:因为跳舞能让我忘记生活的冰冷;因为在舞蹈中我是美丽的;因为舞蹈是我的幻想。或者俗一点,跳舞能让我养家糊口,跳舞能给我“我有所成就”的荣耀感。或者什么理由都不为,就是因为我爱。你会发现每个人的“我”是在和舞蹈、和剧院的关系中被描绘出来的,每个人的“我”在和舞蹈的关系之中逐渐清晰。

Paul的故事是最直接表明这一层关系的:他挣扎着寻找的正是“自己这样的人到底是谁”。他无法忍受学校而退学,他稀里糊涂进入低俗的变装秀,因为毫无尊严而离开又因为别处找不到归属而回去,整个过程充满了羞耻和迷茫,讲述到最后,“自己是怎么回事、如何做一个男人”这个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在这条路上他看见了父母对他的爱和接纳,当不善言辞(在我想象中甚至显得保守)的父母在那一堆奇装异服中间拘谨地站着,转头和经理说“照顾好我儿子”的时候,对于正厌恶自身身份、不知自己应该如何的Paul而言,这种不带任何否定的接纳是多么重要啊,甚至可以想象这正是Paul接受自己乃至喜欢上舞蹈和舞台的开始。

Cassie的故事则是另一个版本:她没法做别的,她只能跳舞,跳舞能给她生存,给她尊严,给她能贡献给别人的东西。所以即便要从头再来,即便要再回到无名无姓的小演员生活,她也不愿意去转行,去“教别人本该由我完成的事情”。

于是下面一个问题便也顺理成章:如果我的人生色彩全都与舞蹈息息相关,如果我之所以为我全部构建在我和舞蹈的关系上,那么有一天当我必须告别舞台,我怎么办?

剧中并没有给出实际意义上的答案。每个人心里真正的回答不同,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自己不愿面对的现实。“自杀。”这句玩笑也许不是玩笑。而剧中《What I did for love》所给出的回答,实际上回答的是最初的问题:既然知道这么艰难,既然知道总有一天会结束,为什么选择跳舞?

“因为爱。”这个答案也许俗套却包含了所有。因为我在舞台上能感受到热情,因为我在舞台上能找到自己,因为整个“我”全部依托在舞蹈中:我童年的悲苦,我青少年时的悸动,我与他人不一样的面目,我的所有独特之处。

而将“舞蹈”换成其他你我为之热爱的事物,这些人的故事也就成为了你我的故事:每一个我都如此独特,每一个我都曾经经历困顿迷茫,每一个我在热爱中才会浮现我本身的面目;而当我不得不告别时,我们会拥有美好的回忆,这种回忆会支撑着我度过其余的岁月。

可就在你记住了所有人的脸后,终场音乐响起,所有演员穿着金光闪闪一模一样的衣服出现,跳着一模一样的舞蹈,带着一模一样的笑容,他们的面目再次模糊,你又看不见他们的故事了:这个结局显得意味深长。也许可以认为这是尽管热爱却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也许又可以认为他们每个人都与对舞蹈的热爱融为一体。灯光亮起,每个人再次排成一排亮相,然后全灭,消失。而坐在观众席里的我们,怀抱着各自独特的故事,独特的热爱和独特的面目,又该如何面对各自的现实?

《歌舞线上》的动人之处便在于此:不仅是对行业内最直接的展示,也直接触及了每个人最核心的情感。也许整部剧并没有什么英雄壮举或者能让人顶礼膜拜的对象,可当看完之后,你会记住所有17个面试者,甚至包括导演Zach的故事,你总会被某个故事打动,你也总会在某个方面看到自己——哪怕是“你为什么会走进剧院”这样一个简单问题的答案。这也是为什么,这样一部44年前的剧,依然能在今天打动我们,打动每一个曾经有所感知的灵魂。

上周末我参加了工作坊,拜见了最初的原卡Baayork奶奶,提及自己对于梦想、热爱和未来人生的迷茫,奶奶也正是用“热爱”来鼓励了我;后台参观时Greg的演员提到自己面试这部戏的经历时他的眼里也充满了骄傲和热爱。这份热爱让他们闪闪发光,戏里戏外仿佛融为一体,这份光芒让人无比羡慕——即便他们同时在展示他们面对的残酷。

最后提一下这版的演员,Sheila和Diana令人印象深刻,Paul的独白让我在观众席哭得忍不住发抖,周围几乎都哭成了一片;小夫妻虽然戏份不多但是非常可爱,Mark、Richie和Mike都十分抢眼。周五晚场的Bebe是替补,提前2小时知道上替头一次出演,完成得十分出色而让人信服。

坐在剧场里也能体会到很多在视频中不可能体会到的细节:原来别人在前面讲述时后面大家的反应都各自不同又和各自性格关系隐秘相关,原来群舞排练的“不齐”是多么好玩有趣让观众连连大笑,原来在最后公布结果时大家特地为受伤的Paul空了个位置——这个细节差点让我再次流泪。

后台参观时Greg的演员还提到,尽管很多剧院都曾经排过《歌舞线上》,但这版是最“正宗”的:“因为那可是Baayork(本剧最早的主创之一和原卡之一)带的组,最原汁原味的舞台,最原汁原味的灯光。”这几天也经常能在观众席见到Baayork奶奶的身影。而我们能在上海看到这样出色的演绎,是多么幸运而不可奢求的事情!

总之,无论是从业者,还只是对剧院和舞台感兴趣,哪怕对舞台毫不知情,我都推荐大家去剧场体会一下这部剧。因为这部剧,如同1975年首演的纽约时报剧评所说,“看似巧妙却无比真诚,表面的轻松浅显背后真正的深度……闯进你的头脑和心灵,永不停止。”而用心感受本剧用心感受生活的人,总会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剧情中得到些什么。

发布者:叼走禁令的鹅

当我伸出手来,总希望能抓住些什么,不至于落入对空虚无尽的恐慌之中。

留下评论

通过 WordPress.com 设计一个这样的站点
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