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上冰山之前——音乐剧《泰坦尼克号》评论

“四十年和平使各国的经济机构更加强健,技术使生活的节奏更加迅猛。科学的发现使得这代人的精神更加骄傲……一种奇妙的无忧无虑的情绪就笼罩着全世界,因为这种蒸蒸日上的势头,什么东西能够打断?这种干劲蓬勃发展,从自身获取力量,什么东西能够阻挡?欧洲从来也没有比这时更强大、更富裕、更美丽,从未像这时更加热忱地相信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昨日的世界》,茨威格。

这是1912年。再过两年,战争的阴影就将笼罩全欧洲。再过17年,美国将经历世界历史上最让人记忆深刻的经济萧条。再过27年,更为深重的战争灾难和种族屠杀将席卷所有人类居住的地方,而随之而来的会是超级大国的冷战、意识形态的对峙,至今的余波未平。

但这是1912年。这时人们——至少是欧洲和美国,正在享受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蒸蒸日上所带来的欣喜和激情。“更快、更高、更强”不仅是1913年写入《奥林匹克宪章》的体育精神,更是整个时代精神风貌的写照。怎么会出错呢?每一天都有崭新的发明问世,每一天城市都在变得更加美丽,每一天人们的生活都在变得更为便捷,人类历史从未达到这样的高度。科技带来挑战上帝的智慧,资本带来挑战上帝的勇气,建造通天巨塔从前是痴人说梦,现在不过是轻而易举。怎么会出错呢?哪里会出错呢?

音乐剧《泰坦尼克号》便在这样高涨的乐观情绪中拉开序幕。

“人类的都会”、“完整的文明”——设计师的歌词甫一开始便昭示着:泰坦尼克号并不仅仅只是一艘大船,而是被视为时代文明的象征。随后,安静的钢铁之船活跃起来,人物依次登场,繁多却有条不紊,身份不同却同样拥有对崭新未来的渴望和见解。他们共同登上了这艘钢铁巨物,用巨船的庞大、物资的数量,用自己的梦想,赞美这艘梦想之船。

美国当然不是遍地黄金。中产想要体会金字塔尖的生活也不过是一时。锅炉工更是永远只能待在底层。也许部分人能抓住阶级上升的热气球,可更多人只能守住自己生活的一隅挣扎求存。大船不愧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样本,连藏污纳垢之处也并没有放过,阶级早已明确通过票价差异划分出来,而资本的力量可以凌驾于设计师的智慧乃至船长的经验之上,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美轮美奂的“梦想之船”上,裂痕早已暗藏船中。

这是对现实多么精准的隐喻。“无风,无月”,水面如镜,正像1912年的世界,美好平静得让人几乎忘记了对速度的感受。直到冰山突然出现在眼前,近得人措手不及,将所有裂痕都翻上表面。

船沉了。一战,大萧条,二战,冷战,地区战争。

这是时代隐喻的暗线,是后来人对世纪初的回望。而让这条暗线变得明亮动人的,是它描绘的、在这个时代生长的、各种各样活生生的人。这些人在诉说未来时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芒,脸上染着幸福的红晕,嘴里盛开着期许的笑容,甚至能让人相信他们梦想真的能够实现。一百年后的我们梦想难道有什么不同吗?越是如此,看着光芒熄灭,笑容消失,红晕褪色成恐怖的苍白,就越是让人感到痛惜。

只有在这时人才能真正剥去一切阶级一切头衔、同样去面对死亡的恐惧。可怕的是即使面对死亡,生命也不完全能够平等;可幸的是,也正是在生死之间这些人爆发出的勇气和责任,让人在灾难之中生出一丝希望:也许这艘船还能继续开下去。也许这艘船在灾难之后还值得继续开下去。

这便是音乐剧《泰坦尼克号》所描绘的。就像人类历史上任何无解之问一样,它并没有要提出什么解决方案,只是提供了一个充满关怀而又忠实的纪录视角,而问题的解决也许——我只是说也许,就隐藏在这份纪录之中。

这份纪录视角甚至延伸到了观众。来回运菜的工人、演员们讲述大船时的目光所向,无时无刻不提示着观众席也是大船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观众也在船上。打破“第四道墙”的努力永不过时。

也正是因为试图纪录群像的缘故,《泰坦尼克号》出现了群像戏常有的试图面面俱到却顾此失彼的问题。原百老汇预演该戏长达4小时,而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删减版,出现了上半场铺垫过长、中期爆发点不够、直接跳到结尾暴力煽情的问题,离后来的《歌舞线上》、《吉屋出租》、《自远方来》等一系列优秀群像戏总显得差了一些。据说该版本将第二幕删去了一部分,也许是出于时长的考虑吧,但对戏剧而言是有缺损的。

《泰坦尼克号》的音乐非常值得一提。有评论说不够“抓耳”,但有时所谓抓耳不过是口水旋律大量重复的代名词,而该剧的音乐则在剧场便以其丰富细腻抓住了我的心,结尾藏在侧翼的乐队指挥出来鞠躬时给观众带来了惊喜(毕竟没有乐队放录音似乎已经变成了引进剧乃至更多本土剧的“常态”)。而回家听百老汇原卡,听到《秋天》和《拉格舞曲》,更是惊觉“原来是这个味道”,被扑面而来的无线电和老电影气息迷得神魂颠倒。

该版本演员是西区平均水平,虽然比不上百老汇原卡,但对于被各类惨不忍睹“唱功”荼毒过的耳朵而言,简直如同洗耳灵药,挖煤哥情感表达只靠吼以及电报哥演绎严重不符合歌词(就这个drama queen样儿你shy个my ass啦)都只是小问题了。Kate三人组的妹子们、头等舱侍者(冈特哥哥)、瞭望员以及设计师的嗓音是全剧亮点。

本剧最后,漆黑阴冷的大船重新被温暖的灯光点亮,死去的鬼魂与幸存的人们一起再次唱响Sail on。命运是否会再一次重演?裂痕是否已然修复?美好与丑恶是否会再一次展现?

现在船上的乘客是我们。

发布者:叼走禁令的鹅

当我伸出手来,总希望能抓住些什么,不至于落入对空虚无尽的恐慌之中。

留下评论

通过 WordPress.com 设计一个这样的站点
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