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Oedo Kuipers所饰莫扎特的一些看法

(写于2017年1月11日,权作搬运。)

由于我个人之前可以说是不负责任地以片段形式发表了很多对Oedo Kuipers饰演莫扎特的意见,而这些片段本身并不包含我为何如此讲述的全部原因,因此当这些片段被分散引用之后已经失去了我本来叙述的含义。另一方面,当我回头看这些片段时,里面的情绪化痕迹也是十分严重的——这点我必须道歉。因此作为补救,在这篇Repo中我会尽量完整、平静地阐述我基于22、24日晚的表演对Oedo版莫扎特的感受,也希望能够提供一个讨论的契机。

我第一次接触《Mozart!》这部戏大约是在12年,当时看到火锅上一篇剧情简介, Amadeus和Wolfgang的设置带给我的惊艳之感记忆犹新。99年TP因为没有字幕所以只是大致扫过,06年演唱会和99年专辑则是对着歌词翻译和字幕翻来覆去很多遍。对于Oedo,我看见过首页上对他可以称为两极分化的批评和赞誉,因此一直未曾看过15年官摄,准备现场自己评判,并且非常期待他能够表现出一个不同的莫扎特。也就是说,在22日晚观剧之前,我对于这部戏的熟悉程度到了主要歌曲基本不用看字幕的程度,却对新版一无所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Oedo的期待在12月22日的现场被失望替代。而在12月24日之后,我更加肯定这种失望并非来源于我的不专心。事后我认真阅读了很多对他的好评,大致明白了一部分观众特别喜欢他的原因,而包括我在内的另一部分观众无法被他感染的理由也在这一过程中凸显出来。下面谈谈我个人对他的一些看法:

1. 肢体动作与表情

10月26日Oedo个人演唱会我去了现场,总体感受是:声音很轻松,但是肢体没放开,当时我猜测是拿着话筒的原因。然而在22日现场,他的肢体动作依旧给我以一种随意甚至敷衍的感觉。

这种感觉事后想来,可能是来源于他在舞台上的动作几乎不曾用过力气:他的肢体语言从头到尾几乎都是软的。尤其是当他为了表达情绪摔倒在地时,这种不用力演化成了延迟2秒的慢动作假摔,看得我极其尴尬,而肢体动作上的尴尬直接导致我无法入戏,这是声音再轻松悦耳也无法补救的。有人认为这恰恰是天才的轻盈和肆意——然而对别人的态度如此可以解读为轻慢、无视、冷漠、不在乎,但在表达自身兴奋、哀恸、搏斗、挣扎的时候,这种绵软无力很容易被观众解读为:虽然歌词这么唱,但我其实也不怎么兴奋,我其实也不怎么哀伤,我其实也不怎么想让父亲骄傲,我其实也不怎么想搏斗和挣扎——至少在我看的那两场给了我如此感受。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22日晚他被Amadeus掐住脖子时表现出来的是“不想起床”式的摇头晃脑,我根本看不出他在做什么,Amadeus在做什么——他俩在这一幕的搏斗是完全没有表现出来的。

同样问题也出现在面部表情上,尤其是在他的独唱段落时,他的表情总会在这么几句话中表现为“我在仔细思考怎么唱”的空白,或者用我之前的一个词:放空。这一点在24晚场的《我是超级怪胎》特别明显:整整两三句的45度角低头,与台上观众没有任何眼神交流,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眼神迷离不知道在看哪里。

引用我一位很喜欢Oedo莫扎特(注意,是很喜欢Oedo)的朋友的话:Oedo的莫扎特其实并不那么想去维也纳,他其实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他只知道自己不想留在萨尔斯堡。而另一位喜欢Oedo的朋友在与我交流的时候,则认为新版编排似乎正要表现莫扎特的冷漠感,这正是他的特色。这一点将在后文详细讨论。

2. 情绪转化

Mozart!这部戏的结构其实是相对较散的,所有其他人物可以说是以一种片段的形式依附在莫扎特这个人物身上,即使说整部戏的主线就是莫扎特的人物弧也不为过,因此,莫扎特情感人物变化的连贯性就决定了整部戏的连贯性。

不得不说,在人物情感的连续性方面,至少在那两场,Oedo是不能让我满意的。而有人对他“台本到这儿提示该笑所以他笑了”这样类似的评价,我想也正是这个原因。比如在我看的那两场中,席卡内德出场喧哗吸引大家注意时他依旧以刚才被打击的模样低头想心事,就这样低头想到了席卡内德说要表演时,他猛地一个抬头拍桌大笑鼓掌,从默然低头到兴奋的转换毫无过渡;而在《星星上的黄金》前后对父亲说我要去维也纳时堆出的夸张笑脸,直到父亲整整一句的拒绝的话音落下一秒才突然收起;24晚面对阿洛伊西娅的歌喉时,他在前两个音时都带着嘲讽的表情,以至于第三个音突然跪倒在地这一举动非常突兀。这不得不让我在观剧时生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的情感是他饰演的莫扎特的真实情感吗?他的莫扎特在这些时刻是真正地感到兴奋和期待,还是仅仅是装出来的?

由于莫扎特大多数时间都在台上,甚至行走在两幕之间,观众可以毫无截断地看到每一个变化的过程,中间甚至没有换幕的缓冲,因此这种连续性的缺失在每一幕的交替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以至于我在22日看完之后更是生出了这样的疑问:新版的主线在哪里?为何每一个场景都像是没有关联的?为何感觉支线太多一团乱麻?难道这部戏仅仅是截取了莫扎特及周围人的人生片段放在一起就结束了吗?是不是新版编排的问题导致它甚至不如拆成零碎的06演唱会版那样连贯?是不是MK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所以反而变得没有重点?

而当我看完Thomas的场次后回过头来面对这些疑问,我只能给出这样的判断:这些疑问与Oedo片段化的表演方式有脱不开的干系。

3. 舞台互动、疏离感与“天才”感

无论喜不喜欢Oedo的演绎,有一个观感似乎是比较共通的,就是他在舞台上的疏离感。具体表现在于他很少随着舞台上其他演员的台词给出即时反应(无论是被羞辱还是《星星上的黄金》),与其他演员的眼神交流偏少(尤其是24晚的秋千谈恋爱,他在小康对他倾诉时连看都没看她一眼——如果是表现害羞可以偷偷看呀),而给出的情感反应又带有一种小丑(或者有人说是孩子式的)浮夸等等。

说实话,这种疏离感虽然会让我产生“舞台上已经有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Amadeus,为什么还要一个完全不理解他人情感的Wolfgang”这样的困惑,但作为个人风格,这并不会造成我对他评价上的改变。然而有人将这样的疏离感与“天才感”划上等号,这点我则不能苟同。

什么叫“天才感”?什么叫“我想象中的天才”?人类历史不过几千年,不世出的天才能有几个,能供我们总结出天才“应该”是什么样的?

作为一个观众,我并不会预设他是一个天才,然后将他在舞台上的往天才的框子里套:哦!他的疏离很天才!他自带天才的气质!——不。作为一个观众,只有从他的表现中得出他是一个天才的结论,我才能真正被说服他就是一个天才。

而在本剧中,这样的表现理应体现在两个关键的地方:Ich bin Musik,还有对Amadeus的态度。

可惜的是,他的Ich bin Musik,由于前文所述的肢体和表情问题,在22和24号两场都无法给我传达出真挚、喜悦的感情,以至于平淡到让我觉得愤怒的程度。当然如果勉强说服我自己,可以说只是我没有入戏,然而他和Amadeus的互动缺乏,我认为则是他最大的欠缺之处。

事实上,这部戏可以说有一半是不着于台词的,Wolfgang和Amadeus的关系变化是贯穿始终的暗线,而这一切的表达几乎完全依赖于台上两位演员的肢体眼神互动。即使是同样的演员,互动方式不同,也会对整部戏的主题产生影响。

然而在22日晚看完Oedo的场次之后,我生出的竟然是这样的疑问:难道新版编排里Wolfgang和Amadeus的斗争共存不再是重点了吗?为何Amadeus在舞台上如此没有存在感?是不是新版舞台太过复杂的问题?

这样的疑问来源于Oedo饰演的Wolfgang与Amadeus互动的稀少。24日晚我特意注意了一下,并非是我没有注意到的原因。想要去维也纳时Amadeus举着盒子冲他晃,而他全程抱头,没有任何回应Amadeus的眼神——以至于第一次看这一幕时我甚至忽略了Amadeus的存在;和主教辞职时,或者父亲生气离开后,或者可以说是任何Amadeus在台上而两人不用一起写谱/接触的情节,Amadeus就坐在他前面,他却没有任何举动、任何眼神,能让人想到这段戏与Amadeus有任何关系。可以说,除去与Wolfgang有直接接触的场景,在Oedo的场次中,他不会主动用眼神和肢体向观众提示Amadeus的存在,Amadeus更像一个可有可无的在台边的道具,除非特别注意,否则很容易就被淹没在其他的人物、剧情和舞台之中。

互动缺失直接导致他对于Amadeus的态度显得冷漠逃避——即使在有互动的场景,他这种逃避感也挥之不去:Schatten los和死亡两场本来就有这种情绪不消多说——顺便一提这两幕戏中的恐惧感是他让我感觉表达最为强烈出色的地方——即使在一起写谱的时候,他也很少看Amadeus,甚至连Amadeus用谱戳他都没有反应。以至于从出场举着骰子时的嘲讽嗤笑开始,到过程和结尾的恐惧畏缩,整场看下来,他和Amadeus的关系都以疏远为主——少有喜悦也少有搏斗——直到最后一首,歌词中的“阴影”指的依然是Amadeus,最后的合唱追问的只是你如何摆脱你的使命和天赋。

这就让我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Oedo塑造的Wolfgang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对于自己的天赋到底如何看待?如果他对亲人爱人的冷漠可以归结于他对才华的热爱音乐的沉迷,那么他为何又从未表现出对才华的喜爱之情?如果他想要塑造的是与Amadeus争夺控制权的形象——虽然搏斗感也因为两人的缺乏互动而并不强烈——那他为何对于自己的生活又保持着漠然的态度?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他的路途在哪里?还是如同我那位朋友所言,他其实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作者塑造出他这样一个天才到底是想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4. 人物成长

上述疑问同样也来源于人物成长的缺乏——所谓“质本洁来还洁去”。这个评价恰恰是我在许多欣赏他的评论中看到的。

可以说,即使我能理解Oedo饰演的莫扎特希望表达的所有感情,他的莫扎特也更多偏向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我这里所说不仅是对周围人和境遇的不理解不关心,更重要的是,对Amadeus即他自己才华的象征,除去Schatten los一首歌展现出的恐惧情绪之外,其他时候他的莫扎特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态度,更别提理解其力量和锋刃并与之拥抱。即使是在他下半场发挥比较优秀的24日晚场,他这种懵懂不解的状态也一直延续到了“爸爸不爱我”之前,然而紧跟着的就是精神错乱,仿佛刚刚明白一些马上被打入深渊。在这之后,他与Amadeus的关系更加趋于远离。到了《世间无捷径》这一首,按歌词似乎应该是舞台上的他最为光辉灿烂的时刻,按歌词似乎应该是他终于从心底理解了归属和天命所在,按歌词似乎应该是斩钉截铁的一句“不”,Oedo在舞台上却很少直视主教的眼睛,躲避的姿态仿佛被说穿了真相,气势甚至不如《我要留在维也纳》时那种带着散漫的恃才傲物——这并不是能用“为了表现身体已经不好”来解释的。之后的Mozart一首,Amadeus在一边写谱用谱敲他,他则坐在钢琴上一动不动——这里引用一句善意的理解,他这时已经累得写不动了。

因此Oedo塑造的莫扎特,其整个人物发展就变成了这样:懵懂无知地滑过了一幕半,突然被现实打击到疯癫,以至于对之前自信的东西产生了怀疑,自己的才华变成了负累,最后在对才华的恐惧中死去。他的曲线近乎一条直线后突然向下,没有得到答案就划上终点。

于是,在看完Oedo塑造的莫扎特之后,我不由得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部戏到底在讲述什么?

仅仅是天才如何从高处坠落吗?仅仅是一个人如何受伤吗?仅仅是一个人的音乐世界和现实世界不能相容最后死去的故事吗?仅仅是才华可能成为负担这么简单吗?为什么新版编排后主题甚至不如06演唱会那种删减版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迷人深刻?

MK难道只是想讲述一个被打击被吞噬的故事吗?

12月14日的时候我参加了MK和SL两位作者的座谈会。讲述这部戏的主题时,MK的原话如下:

“What I want is to show how difficult it was for this human being to become what he is to us, to give us this kind of music… He had to do what was very hard to do, to fight against all the temptations to go the easy way – to be happy with what was given to him as a wonder kid. He had to give more than he as a human being could do.”

在Oedo身上,“如何成为”这个主题我是无法看见的,“给予”的意识我也是看不见的。他“天生”——或者从他刚出场开始,就是Oedo粉们所赞扬的“大家知道的那个莫扎特”,整部戏过了三分之二多,依旧是那个懵懂无知、对自己的方向不甚明晰、对自己的力量也不甚理解的wonder kid。之后他的坠落,或许会让部分共情能力强的观众感到心疼,但是对于我来说,却让整个fight against all the temptations的过程变得无比被动——尤其是与他肢体表达的无力联系起来时,更显得他前期分明被打击而无被打击的自觉,后期被打击则只是被动承受。而作者所讲述的这部戏的成长、战斗主题,甚至可以说是主线,则被彻底弱化了。

总而言之,Oedo的肢体和表情风格使其在情感表达上难以达到歌词本身的强度,从而使他的莫扎特整个风格都偏向于漠然和疏远,用这种态度对待莫扎特的周围人尚可以理解,可是同样用这种态度对待Amadeus,最终呈现出来的景象就是:他的莫扎特对什么都爱得不深,对什么都恨得不深,也谈不上对他人、对自己有什么理解;他最强烈的情感是对Amadeus——即自身才华与使命的恐惧,这样的恐惧又只是没头没尾地在两幕场景中体现。他的莫扎特到最后都还在逃避自身的使命,到最后向观众发问时,需要逃离的“阴影”还只是天赋和使命而已。

当然有人会说,他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人,这样才是莫扎特,他就应该没有战斗和抗争之感,也不用表达出多少的热情——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自己。这个剧只要表达一个人如何被周围和自己的使命被动吞噬就够了,不需要再深究背后人欲与使命的矛盾统一、人如何战斗从而成就自身等等。可如果是这样,那么《惨淡人生》的歌词在讲述什么呢?《摆脱阴影》的歌词在讲述什么呢?最后一幕再一次的《摆脱阴影》歌词又在讲述什么呢?MK在剧中所要塑造的是不是这样的莫扎特呢?

当然也有人会说,其实他并不是这样的,他其实表达出了我所期待看到的感情——虽然我已经努力避免预设而是试图从他的表演本身所传达出来的东西进行解读——只是我没有抓住。那么只能说,他在情感表达上似乎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因为他的冷漠、疏离、逃避或者懵懂并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感受,甚至包括一些喜爱他的人也将其视为他的特点(虽然可能并没有使用这些词语)。

写到这里,虽然可能并不完整,但应该可以说是大致阐述了我之前一些言论的理由,以后有机会再进行补充或者修正。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欢迎大家的评论和反驳。如果能引发一些清晰的讨论与思考,那我这篇文章也不算没有意义。

发布者:叼走禁令的鹅

当我伸出手来,总希望能抓住些什么,不至于落入对空虚无尽的恐慌之中。

留下评论

通过 WordPress.com 设计一个这样的站点
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