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冷感与“经济发展教”

我平时在微博客上蹦跶得烦人,但写文章却很少系统写政治内容,原因无外乎才疏学浅不敢卖弄,随便谁引经据典一下我立刻就怂:您说得都对,在不了解的领域我还是闭嘴得好。可毕竟人不能真的断绝一切,这两天六四,墙内社交平台和半墙外的长毛象两边仿佛是两个世界一般,以至于墙内的“岁月静好”的虚伪光辉简直令人好笑,于是终于忍不住还是想写点什么。

我自知完全不懂政治理论,最大的原因之一除了我懒,也是因为一直以来的政治教育简直是恨不得嫌自己还不够无聊,“这段背下来,考试誊上去”一句话便可概括从初中到大学所有的政治课程。之所以无聊,是因为单一、不合逻辑且不容辩驳;而无聊的结果,又导致几乎所有学生都对政治敬而远之,一听到政治立刻回想起死记硬背的痛苦,比巴甫洛夫还管用,自然而然地将最易冲动的学生隔离在政治之外,这因果循环真是万分高明。

可非特权阶级的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公平,或者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发生在别人身上。小到喜欢的书本网站被禁被墙,大到女性权利和公民权利受阻,在这个时候,总会有人去翻找高中时期被丢到角落的政治书籍,去视频网站看政治相关科普,甚至开始阅读原典。这个时候,因有着迫切的需求,光“无聊”就不能阻止人了,于是就有另一个现实等着:无用。

此时有人会反驳我:那微博上说的“打拳有用”是怎么回事?我当然不否认其有用。显然,当对象无关紧要的时候,比如某个企业的广告,某个单位的招聘,甚至到大学招生比例的层面,“打拳”当然是有用的,在能够争取的时候还应该尽力争取。但现实是,大到政策层面,比如“离婚冷静期”,比如“三胎(或者更多)基本国策”,那喊破嗓子恐怕也没有人理。再看看每年两会都会被拿出来赞誉的“女代表提案”,又有几个得到了实现?网上反对996的声浪那么高,深圳不还是改了劳动法?

此外,线上喊喊,姑且可以网开一面;你要是胆敢在线下做些什么,那对付你的可就不仅仅是“无用”这么简单了。女权五姐妹被带走,岳昕为东莞工人组织工会被“失踪”,那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远的不说,连在西安地铁里为那名不幸的女乘客举张纸都可能被带走喝茶,这又让人如何做事?

无聊让人远离,无用让人自发地放弃,最后以威慑让剩下的人闭嘴。于是一批又一批本应该是最有参政热情的青年,被逼得不得不以政治冷感应对了。这两天我看微博上有朋友感慨,往年微博尚有人用谐音梗暗中纪念,今年连这个都没有。除了屏蔽技术的提高,恐怕也是剩下的人实在觉得,这么玩躲猫猫也没什么用,实在是没劲透了。而我,虽然觉得血不应该就此冷去,因为“大声说出口”本就是我们的责任,但这责任也只能是要求自己,是没办法让别人做无用甚至危险的事情的。

然而,或者是热情实在是需要一些出口,又或者是官方不舍得放弃青年人单纯的热血,一种新的信仰渐成规模,姑且可称之为“经济发展教”。

建国之初,中共的合法性是靠思想实现的:资本主义被证明腐朽没落,需要更先进的共产主义带领大家,而中国共产党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当时,在纯粹的信仰推动下,举国上下做出了很多事,有的不可思议,还有的也很不可思议。而在经历文革浩劫之后,这样的信仰破产了,于是中共为自己找到了新的合法性证明:经济发展。现在,若是你问问身边的人是否还信仰共产主义,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那是个遥不可及的幻梦;但是若问问中国共产党的好,恐怕最常能得到的答案就是,“稳定”与“繁荣”。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它的图腾。

这带来两个影响。从上层决策而言,经济发展是它必须抓住的救命稻草,一切都需要为它让路。996?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情我能帮你把劳动法都改了。生育率低会导致经济发展不能持续?把女人赶回家庭也要给我多生。至于人权,人的尊严,则被官方长期、系统地污名化。大家可以看看对国外游行的报道,即便是在谴责美国人权的时候,对BLM游行的报道也总要提一嘴“带来的经济损失”。对香港的报道更不用提,无不例外地重点强调“影响香港的繁荣稳定”,对争取的参政议政权只字不提。就像历史上宗教利用人朴素的善恶和正义观塑造自己的权威一样,在自身的塑造下,中共将公民的劳动成果作为自身权威性的证明,俨然成为了“经济发展教”的教首和代表。

从民间而言,由于官方的大力倡导,民间也将“经济发展”作为了信仰,甚至大有改写历史之势。我不止一次看到微博上有人夸赞中国人的“务实”:中国人的信仰一向是土地和粮食……仿佛历史上那些香火旺盛的佛寺道观被一笔抹去了似的。在许多网络争论中,我也经常看到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证明“压制人权的重要性”的。如前段时间的新疆棉花事件,最突出的一个逻辑就是勾勒出“新疆棉田的棉花卖不出去”的场景以强调“国外人权组织的可恶”,而微博上任何关于维族人无法使用自己语言、无法住旅馆,乃至“改造营”相关则被迅速删除。这样的逻辑下,即使是我一些支持人权的朋友,也会认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级更高,或者“经济发展才是最大的人权”,这也是让我在网络冲浪时经常感到沮丧的时刻。前两天我读六四相关资料,提到89年之后民众普遍失去了参政热情而将目光投向了经济发展,恐怕这一切也是那时候种下的因。

但热情毕竟不能持久。即使是在网络上挥斥方遒的一群人,面对“经济发展教”中快马加鞭的逼迫也有忍不住的时候。于是近段时间,“躺平主义”逐渐兴起了。“躺平主义”与“政治冷感”密切相关,一方面是奋斗并不能带来生活的改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政治毫无解决实际问题的希望。而这时,一向自诩代表人民的党国却突然发怒,媒体全开指向躺平主义,“社会的蠹虫”、“不劳动不奋斗”,只要联系一下“经济发展教”,就完全能明白这怒火的来源:“躺平主义”是对“经济发展教”教义的反抗,是对教首的不敬,其中是蕴含着推翻的力量的——尽管因为其消极实际上非常微弱,但宗教大多不放过任何一个异教徒。

只是,躺平涉及到自己的性命,对躺平主义的讨伐受到了网络大量的嘲讽,舆论攻势已经破产。至于未来会用上什么手段,会不会用行政手段让人不敢躺?我很想说一声“拭目以待”,但我也实在是期待不起来。

当躺平都没法躺的时候,下一步能做什么呢?

发布者:叼走禁令的鹅

当我伸出手来,总希望能抓住些什么,不至于落入对空虚无尽的恐慌之中。

留下评论

通过 WordPress.com 设计一个这样的站点
从这里开始